第100节(1 / 2)

自欢 袖侧 2640 字 29天前

她道:“我对我娘亲,全然记不得了。往昔并不觉得如何,这几日看了这手稿,才深觉遗憾。好在我是我母亲养大的,她能教我的,都教我了,令我未长成那等愚钝妇人。我自知论聪颖智慧,远比不得她二人。但我想以我余生,完成此作。”

翎娘的脸庞和眼睛都放着光彩。这光彩让竹生分外喜欢。

她道:“你一定能做到的。”

她又问:“这是你父亲默出来的?他作为男子,又怎么看呢?”

翎娘自豪道:“父亲自然是认同的。他又不是阿城!”

竹生挑眉:“阿城?”

翎娘撇嘴:“我前日里,将这稿子给阿城看了。他也不敢说不好,可那样子,谁还看不出来他的意思呢?他定然是觉得男子应为天,女子应为地,男子为乾,女子为坤。天为地之君,乾为坤之主。不用说我也知道的,就是那一套。”

竹生笑道:“阿城我看着还行,不是那种认死道理的人。有的救。”

翎娘道:“才不管,我已经决定了,以后不跟他说话啦!”

翎娘本就心性聪慧,自逢大变之后,变得沉默又沉静。可到底是个花季少女,难得露出这种少女才有的微嗔模样,娇俏可爱,十分令人喜欢。

竹生捏着那册子,轻轻摩挲。

那手稿,除了正文,还附有许多语录。大多都是“欣娘曰”、“莹娘道”这样,一看便知是范深在一旁所录。其中也会有他自己的发言,还有另一个被称作“仲渊”的人的发言,不用想也知道,定是翎娘那位病逝的叔父。

透过那些文字,能想象得出来这四个人聚集一堂,探讨、辩论的模样。那时他们都还年轻。这手稿欣娘还在的时候便着手修著了,她和莹娘至少修了十多年了。

竹生草草翻过一遍,都能从那些对话中看出那几个人的成长、成熟的痕迹。

在这样的一个父系社会里,有范伯常、范仲渊这样的男子,会肯认同欣娘、莹娘的观点,实是难得。

“父亲、叔叔,和我娘亲、母亲,从小就是一起长大的。两家院子只隔一道墙。他们四个人,从小就一起听我祖父、外祖父授课,从小就一起研讨学问。”翎娘很是向往。“虽然是乡野地方,他们四人却能相互为伴,父亲说,那时候从来也没感到过寂寞。”

竹生点点头,道:“你父亲、娘亲、母亲,都很幸运。”

人生啊,如此短暂,能有人与你不仅相伴,还彼此相知,实在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欣娘、莹娘,遇到范伯常,是她们的幸运。范伯常,能先后拥有欣娘、莹娘,又是他的幸运。

翎娘便看到竹生的眼中,有淡淡伤感,不似少女。

她们并肩离去,暖风穿窗,吹进房中。书桌上的册子被吹得掀开了封面。

首页第一句便是:女子当自立。

欣娘道,男子为天,女子为地,天为地君,何人规定,竟成常识?实不能令吾信服。

莹娘道,盖皆因男子养家、掌家,女子被圈养于内,懵懵懂懂,无才无学,方才卑弱。

欣娘道,此言有理。吾视乡户养蚕人家,男子手拙,全赖女子支撑门户,则女子便可话事。凡出言,户中男子亦不敢不从。可见男强女弱,男为女君,并非绝对。

仲渊道:若汝等能养家,吾亦乐于得闲,甘奉汝命。汝既不能,速速洗手作羹汤来。

仲渊语罢,扯眼吐舌,作怪状。

莹娘道,吾姐妹十岁,便替父理庶务,如何言吾不能养家?

怒而起身,以足踹之,正中仲渊面门。仲渊倒,滚避。

吾亦倒,大笑,气岔胁下。

……

……

新寨子如火如荼的建设着。高家堡以粮食为酬,并不令众人做白工。实际上要众人出工建的,只有寨墙。寨子内则以白灰画地,先将一套套院落房舍要占的土地圈出来,待分配宅基地之后,由地主自行建设屋舍。

一时,便热火朝天。两个月的时间,土坯加原木的寨墙便立起来了。却在此时,坞堡遇到了麻烦之事——他们买不到盐了。

竹生一行人占据了坞堡之后,得到了足以吃三年的存粮,其中还有足够半年分量的盐。在这里,粮食自己种,鸡鸭猪羊自己养,连布匹都可以自己纺织,几乎是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状态。只除了盐。

在这里,竹生他们是外来户,买盐的这件事,便依然交给了真正的原堡民,已故高堡主的亲信高管事。

据高管事说,高家堡一直是从八十里之外澎城采买食盐的。一些日常用具,如锅子锄头等等,亦是从那里采购。去年他从竹生那里领了金银,已经又去采买过一次。不料今年再去,竟买不到盐了。

店铺里的盐非常紧缺,价格已经高到不能承受。

盐是人生存必须品,堪称是战略物资。盐的制作和售卖,通常都是由官府统一管理。什么情况下,会导致盐的紧缺?

竹生和范深就碰了下眼神。

“澎城本地人可能买到盐?可打听出为何盐会紧缺?除了盐,还有别的异状吗?”范深问了一连串的问题。

高管事道:“城里很冷清,人变少了。城门关得也早了,我们当日差点没进去城。听说,西边打起来了。”

高管事能力有限,范深反复追问,能问出的来的消息也有限。

竹生问:“我们现在还有多少盐?”

高管事道:“库里的还够一个月。但各人各户家里都应该还有些。”

范深道:“有也有限。”

堡里的盐不是白给的,得要村民们用粮食、布匹或者银钱来换。竹生和范深也只是不加价而已。寻常百姓,谁也不会囤太多盐在家里,反正堡中就能换,十分便利,顶多一次换半个月的量罢了。

竹生便问:“除了澎城,还有哪里能换到盐?”

高管事说:“官盐买不到的话,我听说岷山那一带的村落有制私盐的。他们就守着岷山盐场,常能偷出盐土来的。”

范深问:“这盐场,可是在西边?”

高管事道:“正是的。”说完,自己脸色也变了,道:“总、总不会盐场……那里可已经离我们不远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