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1 / 2)

六零娇宠纪 麻逗 3233 字 1个月前

萧从衍此刻并不需要顾安安的回答,他需要的,只是一个倾诉的对象。

顾安安明白,默默地坐在萧从衍的身边,听着他讲述。

“萧敬宗,那个男人,就是我的亲生父亲,只是在他的心里,只有萧从深才是他的儿子,沈荞那个女人,才是他的妻子,我从一出生,就是不被期待的。”

哪有人天生就有强大的心脏,看着所有人都有父母的疼爱,看着其他孩子能有父母撒娇,萧从衍也是会羡慕嫉妒的。

可是萧敬宗对他而言,显然不是一个慈父,萧从衍有时候也会想,自己如果没有出生在这个世界上那该有多好,或许说,他不是萧家的孩子,不要萧家的荣华富贵,就和向文向武一样,有一个不富裕,却温馨的家庭,有一个会打他会骂他却无比疼爱他的爸爸,有一个温柔大方的妈妈,一个性子泼辣却总爱装慈祥的奶奶,以及一个妻管严却总要装一家之主的爷爷那该多好。

这种平淡却温馨的生活,是萧从衍梦寐以求的。

可是同样的,萧家也有他不能放弃的人,比如说那个严肃坏脾气的老头子。

“你才不是什么不被期待的孩子。”

顾安安听着他自暴自弃地话,忍不住开口说道,她的两只手放在萧从衍的肩上,明明那么可爱的一张脸,偏偏要学大人的模样,露出严肃认真的表情。

“你还有萧爷爷,还有我爷爷奶奶,还有我爸我妈,还有大哥大哥,还有我,我们都喜欢你,需要你,你从来都不是什么不被需要的孩子,那个男人不喜欢你,是他瞎了眼,你完全没必要和一个眼瞎心又瞎的人计较。”

顾安安真的觉得萧从衍是个很好的孩子,虽然他每天叫她胖丫头让她生气,但是与此同时,他又是那样一个细心的孩子,他会注意到每个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在大伙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有时候嘴坏的让人上火,可是下一秒,又体贴地让人心暖。

他才不是什么没人喜欢的孩子,他就是那一个独一无二的萧从衍。

顾安安郑重的眼神让萧从衍有些仲怔,黝黑的眸子里头印着他的倒影,那样认真笃定,小小的身子有着大大的力量,仿佛可以为了他和全世界为敌。

萧从衍的心微微一暖,说不上来的感觉。

这个磨人精,怎么就这么招人稀罕呢。

“现在萧爷爷还不知道怎么样,你现在是萧爷爷唯一的亲人了,你要是不开心,萧爷爷会更难过的。”

出了这样的事,萧爷爷怕是彻底和萧敬宗断绝父子关系了,从今以后,真的就变成了他们爷孙俩相依为命了。

顾安安知道这场风波终将会过去,虽然时间会有些久,但是正义早晚会战胜邪恶,像萧敬宗这样的人,早晚都会受到应有的惩罚的。

当然,这一切都基于萧爷爷和萧从衍好好活着的基础上,顾安安不希望,在磨难还没到来之前,萧从衍自己就先趴下了。

“你说的对,我还有爷爷,还有你们。”

萧从衍长舒了一口气,觉得自己太矫情了,不就是一个萧敬宗吗,他不稀罕他这个儿子,他还不稀罕他那个爸呢,为什么要为了那样一个人渣,让在乎自己的人担心呢。

原本满是愁绪的眼神终于焕发了神采,萧从衍狠狠抱住一旁的小姑娘,软软的小身子,恨不得揉到自己的身体里去,顾安安差点被抱得喘不过气来,看在对方现在还是个需要安慰的小可怜的份上,才没有出声制止。

“安安。”萧从衍忍不住喊了一声。

“嗯?”

顾安安听到对方叫她的名字,疑惑地问道,难道还需要知心姐姐的安慰开导吗,她可是还有一肚子后世的鸡汤文可以给他灌溉呢。

“安安,安安,安安。”萧从衍接着喊了一声又一声,顾安安应得都快翻白眼了。

“你好像长肉了。”

萧从衍捏了捏顾安安腰间的小肥肉,一脸正经的说到。

原本温馨的氛围一秒出戏。

顾安安羞恼地推开萧从衍,气鼓鼓地脸涨成了一个红苹果,眼睛瞪得圆圆的,怒视着萧从衍。

太坏了,早知道她就不该来安慰这小鬼。

“长肉好,胖胖的安安最可爱了。”

萧从衍笑着摸了摸顾安安的脑袋,将生着气的胖丫头再一次揽入怀中。

谢谢你,我独一无二的胖丫头。

幽幽的月光之下,俊秀的少年抱着一个可爱的小姑娘,画面美的几乎可以入画,苗老太在不远处没有吭声,悄悄地回了屋。

亏她准备了一肚子的稿子,准备彻底奠定自己的温柔好奶奶的人设呢,被自己的宝贝孙女抢了先。不过看样子自家乖乖还是很有本事的,把从衍那孩子给哄好了,自己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除了苗老太,没有人知道昨天晚上发生的事,大家只觉得是萧从衍那孩子自己想开了,这样也好,至少萧老爷子来到红旗公社后,不用在自顾不暇的时候,还担心萧从衍这个孙子。

☆、缘分

上头有人要下放到红旗公社的事不是秘密, 没几天的功夫就传遍了附近几个村子,包括那些知青也都知道了这件事。

这些年, 陆陆续续有知青下来,现在的知青一共有三种,待遇截然不同。

一种,是被送到国营农场的知青, 这部分知青能分到一件价值六七块钱的军大衣,每个月还有工资拿, 一个月三十多块钱,比一般的工人还多,下放到农场的知青是极少的,家里头没有过硬的关系, 还去不了。

第二种,是被送到大城市周边郊区农村的, 现在对外输出知青最多的是沿海城市, 其中以海城尤甚, 拿海城来说,有一部分知青会被送去海城的郊区农村, 户口也随着迁移到所在农村的集体户口上,不过待遇稍稍好了些, 除了挣工分得来的粮食,每个月还有十几块钱的补贴,算是次一等的出路。

最主要的,这部分知青离家里头近, 偶尔还能见见家人。

第三种,也是最差的,就是被分配到西北农村。

去到那些闭塞贫穷的小村庄,足以打破那些知青所有美好的幻想,在这样贫穷的农村插队,他们没有任何的补贴,想要养活自己,只能靠繁重的农务,从早干到晚,挣着微薄的工分,勉强填饱自己的肚子。

而被分到小丰村的知青,正是最后一种,随着城里工作岗位的紧缺,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在城里无处安放,被送来小丰村的知青,是越来越多了,知青院扩建了好几次,现在小丰村的知青,已经足足有十八个了。

前些年,传的浩浩荡荡的回城指标倒也是真的,不过名额很少,每个公社每年就一个,各个生产队抓阄决定这名额,凡是抽到过的生产队,下次就不抽了,或许是苗铁牛手气差吧,这回□□额,一次都没抓到过,五年下来,这知青回城的心思,从原本最的火热,直到现在的麻木。

毕竟知青来的时候年纪也都不小了,年纪最大的于爱国,今年都已经二十六了,在苗铁牛的主持之下,和同是知青的蒋青青结了婚。

结了婚,就不能继续住在知青院了,毕竟也组成了一个新家庭,苗铁牛做主给他们批了一块地,在农闲的时候让村里人帮着起了个房子,用的钱是小两口这些年攒的,以及双方父母支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