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团聚(下)(2 / 2)

无良皇帝 傲无常 1625 字 15天前

段鸿站起身来,对琴太傅也恭敬作揖道:“段鸿见过太傅大人。”

“段大人太过多礼了。”琴太傅虽然品阶高,却也还了一礼道:“段大人忠心为国,实在是我等同殿之楷模。”

“哪里哪里,琴太傅这些年来,为国日夜操劳,须发皆白。当是我等后辈晚进效仿之对象才是。”段鸿客气道。

“两位爱卿别互相吹捧了。”我淡笑着一挥手道:“先来说说,东突厥的事情吧。段鸿你是兵部尚书,你先说。”关于东突厥此事,我们三人讨论已经有了数次了。之所以只在小圈子里讨论,盖因我不想打草惊蛇,尤其是不想让罗刹和蒙古国事先得到风声。

“回皇上,关于东突厥,早日将其拿下,都已经是我们三人之间的共识。”段鸿一脸正色道:“如今有两件担心的事情,一是要师出有名,虽然东突厥在数年前陷害过大吴,但是时过境迁,人们都已经淡忘了,大吴重新以这条理由出征东突厥,恐怕无法得到太大的认同。第二件事情就是,在大吴迅速拿下东突厥之后,该以如何应对更加复杂的局面。”

“继续说。”我挥手道。

“臣有一计,可以一举解决这两大问题。”段鸿淡声道:“那就是高丽和东突厥联手,共谋大吴领土。大吴奋力反抗,被迫出军自卫,将两国各自拿下。只要将高丽国拿下,再吞并东突厥后,将再无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应对罗刹和蒙古国骤然而来的压力。”

“高丽国啊。”我眉头紧紧锁了起来,其实这数年来,高丽国在处理与大吴的外交关系上,一直小心翼翼,生怕有个什么不妥。显然,高丽国自己也看出来了,自己国家的位置,是如何的尴尬。若是大吴不把高丽国拿下,恐怕根本无法气定神闲的北征开拓疆土。但是大吴这些年来一直陈重兵北方,分明有取东突厥的架式。

“匹夫无罪,怀壁其罪。”琴太傅也是眼光老到,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缘由:“但是,我们如此对待一直与我们交好的高丽国,是否有些丧失仁义?另外,段大人的战略设想中,也颇有漏洞,高丽国一直以来战战兢兢与大吴交往,说他会联合东突厥对大吴图谋,恐怕没有几个人会相信。”

“太傅大人此言差矣。”段鸿正色道:“东突厥休说其战略位置,国土面积。就说他除了草原以外,那些矿山中所蕴藏的矿石,就足够形成国家大利了。太傅大人当领朝政已经有数年,当知道我国冶炼业之迅速发展,国家所消耗的矿产资源有多少?虽然现在大吴还够用得很,但以这发展速度,恐怕数十年后,大吴矿产资源就会跟不上消耗,到时候再行图谋,不是已经晚了?所以,在国家大利之前,一切仁义道德,都是虚言。高丽国若是不拿下,等拿下东突厥后,那就如在大吴心口上,悬上了一把利刃,这把利刃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掉下来,给大吴来个透心凉。所以,高丽和东突厥同时拿下,应该纳入我们的基本共识中。”

“两位爱卿说得都有道理。”我坦言道:“其实朕也是如此设想,不光是朕,恐怕秀丽公主,包括高丽国王也都如此设想。高丽国的地理位置,实在太过于敏感了。如此看来,在战略构想上,必须将高丽国考虑进去,否则日后朕日夜睡觉也不得安宁。高丽国一定要拿下,但要考虑的是怎么拿下,不能落人口舌,否则那些依附于大吴的小国,定会起叛逆之心。”

琴太傅见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便也只好紧锁着眉头道:“老臣倒是有个想法,是否可以以大吴和高丽国同宗同文的理由进行合并,再大面积将大吴人口迁徙到高丽国,而原高丽国民,分散迁徙到大吴各富庶之地。”

“看来琴太傅内政所长,却不通外务。”段鸿一说到正事,丝毫不客气道:“没有哪个国家,即便是一丁点大的小国,也不会肯就此并入强国,这样一来,与灭国又何区别?”

“段大人,琴某倒是认为此事大有可行。”琴太傅淡淡道:“高丽国向来是大吴国的附属国,加之最近几年大吴愈加富裕强盛,乃是各邻国羡慕之对象。恰恰相反,高丽国百姓则越发穷困,对其国王的支持度愈发降低。若是大吴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威之以武力。高丽直接以附属国的姿态,并入大吴也并非毫无可能性的事情。”

“两位爱卿所言均十分有道理。”我淡然道:“能够和平吞并高丽,乃是朕之所愿。但是一旦不成,武力应对方面也必不可少。朕的意思是,做两套战略部署,见机行事,其最终战略目的,便是成功拿下高丽国和东突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