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多达千万的贫寒百姓(2 / 2)

北颂 圣诞稻草人 3934 字 1个月前

可即便如此,你也是几经生死,才坐上了现在的位置。

他张方平乃是寒门出身,比你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你都可以经历生死,他却不能,那他凭什么获得老夫的提携,又凭什么升官?”

说到此处,王曾哼了一声道:“你只管往里面安排,他若是不愿意为朝廷赴死,那只要老夫在朝廷上一日,他一日就别想升官。”

寇季听到此话,哭笑不得。

他也不知道应天府知府宋绶将张方平推举给王曾,对张方平而言,到底是福还是祸。

略微思量了一下,寇季觉得,是福多一点。

因为史书上记载,张方平也算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王曾真要他为国赴死的话,他应该不会迟疑。

只是,此去西州回鹘驰援,其中风险之大,远超王曾的预料。

九死一生,有可能都是一种奢望。

说话间,已经入了汴京城,到了皇宫门前。

赵祯并没有下马车,也没有吩咐其他人下马车,而是直接吩咐内侍,打开了皇宫的门户,引领着马车一起进了皇宫。

种世衡凯旋而归,该有的礼数,一样也不能少。

为了庆祝种世衡凯旋,赵祯在延福宫内设宴款待了种世衡。

酒过三巡。

赵祯放下了酒杯,对种世衡道:“种卿,朕有一件重任要托付于你。”

种世衡拱手道:“请官家降旨。”

赵祯点点头,看向了寇季。

寇季缓缓开口,将大宋、黑汗、辽、青塘四方势力如今大致的局势讲了一下。

种世衡听完了以后,眉头皱成了一团,“此前我听闻辽国派兵帮助黑汗王朝一起攻打西州回鹘,我就感觉到了局势不妙。

没想到局势会不妙到这个地步。”

寇季沉声道:“按理说,你刚刚还朝,应该歇息一些日子再说。但时不我待,西域的局势一日一变。一旦黑汗王朝和辽国征灭了西州回鹘,那么下一步就是我大宋。

河西之地,有李公和杜衍坐镇,政事上应该不会出问题。

但兵事上仅有镇西军大将军一人,未免有些单薄。

所以,我和官家商议决定,派你去河西坐镇。”

种世衡思量了一下,道:“给我七日,我需要跟家人团聚一番。”

寇季毫不犹豫的道:“给你半个月。半个月后,你必须赶到河西去。”

种世衡抱了抱拳。

商定了此事以后,延福宫内的众人就没有再商量正事。

大家一边吃喝,一边欣赏歌舞。

一直到了夜半才散场。

散场以后,众人纷纷离宫。

出了宫门,各回各府。

过两日,西州回鹘的使节到了汴京城。

寇季出面,汇同鸿胪寺的人,接待了他们。

在他们面前赵祯的时候,果然提出了要大宋驰援西州回鹘的要求。

赵祯当场告诉了西州回鹘的使节,大宋暂时没办法派遣重兵去帮助西州回鹘,但是可以派遣一支一万人的火器军,赶往西州回鹘驰援。

西州回鹘使节,在垂拱殿内哭的险些昏死了过去,也没能再从大宋多讨一个兵。

“弱国便是如此!”

赵祯在事后,当着满朝文武,说出了此话。

满朝文武深以为然。

弱国只能四处行乞。

强国才能站在世界的顶端,施舍诸国,决断诸国生死。

……

种世衡在汴京城内待了半个月,再次带上部曲,以及一万驰援西州回鹘的火器军,踏上了征程。

走的那一日,寇季亲自去相送,一路送出了开封府地界。

望着种世衡毅然决然的赶往河西的背影,寇季心中感慨万千。

他觉得,历朝历代都该善待武人。

他们在功成名就以后,或许会跋扈一些,不讲理一些。

但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在为国朝拼命。

种世衡去了河西,西域的局势再乱,种世衡也能想方设法确保河西无忧。

河西无忧。

寇季便能放心的拆分刚刚回到了西宁州的永兴军。

年底的时候,新建的坐镇大理的禁军筹备完毕,入驻了大理。

坐镇在大理的五万捧日军,在捧日军大将军率领下,回到了汴京城。

捧日军回到了汴京城以后,也逐渐的进入到了拆分当中。

小半年时间内。

大宋各处的禁军,一直处在频繁的调动当中。

汴京城外的军营,每日都有将士打包了行囊,赶往别处,每日也有其他地方赶来的禁军,进入其中。

与此同时。

范仲淹和庞籍二人,在陕西府推行路改府的政令,也逐渐看到了一些成效。

几百万贯钱撒出去,陕西府各州县,皆建立了一些营造作坊。

其中有酿酒的、有锻铁的、有纺织的、还有制作一些干果等物的。

在作坊立起来以后,便在陕西府各地开始招工,只招收贫寒的吃不起饭的人。

陕西府里贫寒的吃不起饭的人,此前在朝廷分派从庙宇里清查出的田产的时候,解决了一部分。

在范仲淹建立起各大作坊以后,又解决了一部分。

等汴京城纺织作坊在陕西府落成以后,又解决了一大部分。

还剩下一小部分,是一些只愿意种田,除了种田以外,什么也不愿意干的人。

对于这部分人,范仲淹和庞籍并没有强迫他们去各大作坊做工。

而是上报给了朝廷。

赵祯和寇季在商量过后,果断吩咐范仲淹和庞籍,将此类的人集中在一起,送到了大理去。

喜欢种地,那就去大理种地。

朝廷在大理有足够的地让他们种。

在这一连串的操作下,陕西府的贫苦百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到最后,陕西府境内仅有一小部分不愿意离开陕西府的贫寒人家,依旧贫寒。

其他的人,几乎已经脱离了赤贫。

虽然谈不上发家,但是至少不会因为吃不到饭而饿死。

范仲淹和庞籍,可以说是政绩斐然。

赵祯立马派人将陕西府境内的情况,明发邸报,昭告天下,并且要求各地方派遣官员赶到陕西府去观政,看看推行府制给陕西府带来的好处。

以此削减地方上对路改府制的抵触。

开封府是最先派人赶到陕西府去观政的。

从开封府派人赶到陕西府,到开封府境内推行新的府制,前后不足半个月。

相比起陕西府改府制。

开封府改府制就容易的多。

开封府上下官员都知道,路改府制,是朝中几位掌权的大佬的共识。

路改府制不仅不会对他们的地位和权利产生削减,反而大大的增加了他们的权利。

所以开封府推行府制的速度,非常的快。

仅仅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新府制。

随后,各地开始陆续的推行了路改府制。

由于路改府制,并没有动官员的利益,也没有动地方豪强的利益,再加上陕西府路改府制的效果摆在那儿,所以各地推行路改府制碰到的阻力,十分小。

在路改府制逐渐推行的时候,各地贫寒百姓的数字,也逐渐递到了内廷当中。

资事堂内。

赵祯手里握着一卷厚厚的册子,感叹道:“朕原以为,在朕的治理下,各地百姓即便是贫苦,也不可能吃不起饭。

可如今路改府制清理出的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寒百姓,足足有达到了百万。

没有田产的百姓数目,达到了千万之巨。”

赵祯将册子甩到了桌上,声音沉重的问道:“近百万的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近千万百姓没有田产。难怪民间频频有人造反,难怪民间频频有百姓逃往山中落草为寇。

他们吃不饱饭,他们不造反,谁造反?

朕要是吃不饱饭,朕也造反。”

吕夷简等人对视了一眼,齐齐垂下了头。

赵祯继续道:“朕记得太祖立国的时候,可是想方设法的将田产分到了百姓手里。现在,你们告诉朕,百姓们的田呢?

户部每年审计,我大宋每年新增的田产,成倍数增加。

足可见,我大宋的田产,比起太祖在位的时候,多了不少。

可如今百姓们手里的田产,不仅没有增加,反而还变得一无所有。

户部、吏部,每年审计的时候,奏报给朕的东西,是要多漂亮有多漂亮。

如今看来,只是虚有其表。”

“吕夷简?”

“臣在!”

“你去告诉户部和吏部的官员,让他们拿着他们近些年奏报中提到的那些漂亮的东西,给朕到地方去好好核查。

查清楚了,属实,再回来。

查清楚了,不属实,降职。

查不清楚,就让他们自己去给百姓交代。”

赵祯此话一处。

吕夷简脸色难看的道:“官家,户部和吏部的官员派遣出去以后,谁来处理户部和吏部的事宜?”

赵祯冷笑道:“朕不派遣他们出去,将他们留在户部和吏部,他们就能将户部和吏部的事宜给朕办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