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2 / 2)

鼎食之家 乐蜀 3525 字 17天前

当初,谢妙容还很奇怪,为什么谢柔华这个阮家的媳妇都不知道小姑子阮明月许给了谁。谢柔华告诉她,三房的人没有说,阮献的祖父也没告诉别的人,她当然不知道。这就成了一个古怪的谜,让人挺奇怪。因为,历来谁家女儿跟别家郎君定亲,这都是喜事,做父母的都喜欢对外人说跟谁家结亲了,轮到阮明月可好,大家都是隐隐约约知道她定亲了,却不知道她定的谁。

所以,这会儿听到谢柔华说起先前吊起她们胃口的话题,谢妙容和谢绣姬当然是异常感兴趣,两人都望向谢柔华,叫她快说,快说。

谢柔华:“三日前,她出嫁之前我们才晓得原来她嫁给了桓家的四郎,桓密。桓家,你们应该知道是谁家吧。”

“桓翌?当朝第一权臣?”谢绣姬脱口而出。

谢柔华点头:“正是,这会儿你们晓得为何三房不跟咱们二房的人说了吧?”

谢妙容跟谢绣姬互看一眼,谢妙容就说:“因为你们家二房是站在当今皇帝这一边的,而三房把阮明月许给桓家的四郎,他就是投靠桓翌了,你们家二房和三房就对立起来了。三房之所以不愿意一开始就告诉你们,就是怕你们二房的人会出面阻拦搅黄这桩婚事。而你们阮家大房,还有老太爷可能知道这桩亲事也不阻止,是考虑到桓家现在势大,将来还不定哪边能赢。所以,你们阮家老太爷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让二房站在皇帝那边,而三房则是站在桓家那边,大房和老太爷就骑墙,保持中立。将来不管哪边赢,阮家都不会彻底倒霉。”

“十五妹真是聪明,一下子就分析出来了我家老太爷和大房的想法。”谢柔华向谢妙容竖起大拇指赞道,接着说,“我家郎君也是在晓得三房将女儿嫁给桓家那个庶子桓密后,私下里这么跟我说的。只不过,这样一来,我们二房从上到下还是跟三房对立起来。你们也晓得,虽然桓家如今势大,投靠的人不少,但更多的是耻于跟桓家扯上关系。三房为了投靠桓家,把阮十二娘嫁给桓家的一个庶子,忒让人看不上。”

“哎,这就叫做人各有志吧。只是希望阮明月嫁到桓家以后,不要跟着夫家的人一起做恶,到时候把你们阮家都拖下水。”谢妙容叹气道,“对了,你们三房的人晓得阮十二娘嫁给桓家四郎后,可去桓府吃了他们的喜酒啊?”

谢柔华:“去了,本来我阿姑和阿翁不想去,但是我家郎君说必须去。他说,虽然咱们二房跟三房不对付,可是桓大将军的面子必须要给,咱们内里虽然看不上他,觉得他是个奸臣,可是外面还是不要做出跟桓翌对立,否则咱们会吃亏。”

“姐夫说得对,桓翌现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人的权臣,能不得罪还是不要得罪。你们没看到自打他录尚书事后,皇城的牢狱里一下子就关进去不少得罪他的官员,他可是明目张胆地在打击异己。朝廷里一些职位上的官员全部都换上了他的人,好在皇帝也有应对之策,趁着桓翌将一些职位上的官员赶下台,他也趁机在一些位置上安上了自己的人。比如说武陵睿王做了卫将军,又可以参政,实际上也跟阿父一样做了宰相,朝廷里的宰相如今除了桓大将军外,竟然有六人。你们晓得为何皇帝要设置这么多等同宰相的人吗?”

“不知道。”谢绣姬和谢柔华齐齐摇头。

“因为啊……皇帝想分权,分谁的权呢,当然是桓大将军的权。桓大将军兼录尚书事,虽然说他有权力截留给皇帝的奏章,但是底下办事之权,却被皇帝细分开来,以诸位宰相要替皇帝,以及替大将军分忧为名,给细分开了去。这样一来,桓翌也就不能事事都抓到手里了。这也不知道是谁给皇帝出的点子,只能说很厉害,弄得桓大将军恼火但又发作不出来。

“圣上就不怕激怒桓翌,那依然驻扎在建康城外的五万荆州的精兵杀进城来?”谢柔华担心道。

谢妙容:“这么往下拖,只会对桓翌越来越不利。那些城外的兵要吃要喝,现如今东海贤王管着粮草,听说桓翌虽然发了手令去调集朝廷的粮草,但东海贤王常常喝醉酒,不办理公事,桓翌的手令去了十天半个月,才给他发送粮草,而且也是发不够数。桓翌的那些驻扎城外的兵常常吃不饱肚子,故而颇有怨言呢。”

谢柔华:“十五妹,这话你听谁说的?”

谢妙容:“听萧三郎说的,几年前,他不是送了我一个他名下的粮食店做为生日贺礼吗?我那店里卖的粮食都是从他那里弄来的,他给我的粮食是按照他收的本钱送来的,半个多月前,我去我那粮食店里算账。正好碰到萧三郎也到我那店里来结账。于是,他就对我说了这些话。他说,因为朝廷调给桓翌的建康城外那五万精兵的粮草不够,所以桓翌军营的人进城来他的粮食店里买粮食,那些来买粮的军人说了些抱怨的话。我那粮店里的管事也说,最近卖了一些粮食给桓翌军中的人,那些买粮食的军人也有怨言,他也听到了,跟萧三郎说得差不多。”

她又细细分析给谢柔华和谢绣姬听:“这么一来,桓翌不是就会更加糟心了么?他上台后,打击的都是些二流士族,裁撤掉的官员也是些四五品官,并不敢对一流士族,或者三品官以上出手。可圣上却借此安插了他的堂兄们掌握了朝廷的一些实权,又拖着不给那驻扎在建康城外的桓翌的五万精兵粮食,士兵们饿肚子,可是会对他这个主帅产生怨言的。长久以往,要不就是这些兵饿狠了,会哗变,要不就是这些兵需要回到荆州去就食。毕竟荆州那里才有足够的粮食给他们吃。只不过,城外的那五万精兵走了,桓大将军怕也就在京城里呆不住了。这样绵里藏针的计策对于桓翌这样的猛虎最有用。”

“对呀,对呀。”谢柔华和谢绣姬两眼发亮,一起拍着手笑起来赞成道。

谢柔华接着道:“如此一来,我可真是为三房的人担心了,他们的目光太短浅,竟然看不到桓大将军这只猛虎,其实是外强中干,不知不觉就陷到了泥沼地里。”

“阿姊,这些话也就咱们说一说,你可不能说出去,否则怕被有心人听了去,对咱们不利啊。”谢妙容叮嘱道。

谢柔华:“放心,这话我谁都不说,只说给我郎君听,他可是跟咱们谢家一样站在圣上一边的。”

谢妙容:“那就好。”

三姐妹又说了会儿话,抱着阮勋去晒太阳的.乳.母和陪在一边的两个婢女回来了。谢妙容和谢绣姬又逗着阮勋玩了一会儿就起身去地里给谢柔华摘带回去的蜜瓜和葡萄,拿个小篮子装了,让跟着谢柔华来谢府的婢女提着。接着两人又将谢柔华送出了府,这才回来继续干活儿。

却说谢柔华回了阮府,心情愉快,拿了个蜜瓜和两串葡萄,让婢女送去了婆婆那里,让她跟小姑子阮静胜尝尝鲜。

另外的她分了些出来,留做中秋节享用的瓜果,剩下的则是让人洗了,等阮献晚上回来吃。阮献如今在宫里皇帝身边当值,虽然也是五天一休沐,可是因为要在皇帝跟前表现下他的勤恳,所以,常常是十天半个月才回家,为此谢柔华还颇抱怨呢。说因为阮献拍皇帝的马屁,弄得小夫妻两个聚少离多。阮献却说她是妇人之见,头发长见识短,他说要不跟紧皇帝,得皇帝欢心,以后哪里能做到侍中那样的高位。勤恳点儿,方能取得皇帝的信任,只有皇帝信任你了,才放心给你实权。这会儿皇帝新登位,正是需要人的时候,他不比人家有才华,所以做事勤恳点儿取得皇帝的信任也就成为了他赢过别人的法宝了。

不得不说,阮献除了会哄女人欢心,在揣摩人心,一门心思往上爬上也是在行的。

今晚就是阮献跟谢柔华约定的要回来的日子。所以,她也是在今日特意回到娘家去一趟,一来看望下母亲和众姐妹,再炫一炫她的宝贝儿子,再则就是管谢妙容要些她种的瓜果了。谢柔华也知道,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她那十五妹栽种的瓜果丰收采摘的时候,而谢妙容也必定在地里忙碌,她一去准能见到她,于是就去了,去了也如愿见到了谢妙容。

等到吃晚饭的时候,阮献果然回来了。

谢柔华让人把早就准备好的好酒好菜端上来,两夫妻相对饮酒吃饭,其乐融融。

饭后,谢柔华又把洗好切好的瓜果拿了上来,让阮献尝鲜。

阮献吃了一个葡萄就说:“卿卿,今日.你回娘家了么?”

“是不是尝出来了这葡萄味儿不一样,特别甜,而建康城里能种出这样甜的葡萄的只有我们谢家的十五娘?”谢柔华笑着问。

阮献勾唇一笑:“娘子,所言不差。说说,今日.你回娘家去都听了些什么话,我想听听。”

每次谢柔华一个人回娘家去后,回来,阮献都要让她把回家去说的话和听的话说给他听,往往,他能从谢柔华的嘴.巴里知道一些谢府的事情,只要是谢府的事情,他无论大小都挺想知道。不但谢家,其他比如王家,庾家,萧家,这些建康城内一流的家族发生的事情他都想知道。其实也不是他想知道,而是皇帝想知道。作为皇帝的近臣,他还有为皇帝收集建康城那些一流士族之家都有什么事情发生的义务,皇帝喜欢问,他也就要准备下答案。

他猜想,可能年轻的皇帝会从他搜集来说给他听的那些大家族的琐事里面推断出某些更深层面的东西。而他,往往搜集到了后也会自己分析一番。

谢柔华接下来就把回娘家去跟自己的姐妹谢绣姬和谢妙容说的话都对阮献说了。

对于今日谢柔华带回来的话阮献非常意外,他没有想到他的小姨子谢妙容竟然分析出来这么一大堆一般人无法分析出来的东西,那就是形式对皇帝大大有利。这些话他可以选择性地说给皇帝听,再把谢妙容分析出来的东西说成是自己分析出来的,想必皇帝听完后一定会龙颜大悦,而且也会对自己刮目相看。

一想到这种可能,阮献那叫一个高兴,直夸谢柔华这娘家回得好。

当夜,两个人的心情都好,良宵夜,加紧造人。

次日起来,阮献进宫去,将昨日从他娘子谢柔华那里听来的话果然说给了皇帝听,又借用了谢妙容的分析,当成他的分析。皇帝听完了,果然赞阮献聪明而细心,不过,皇帝也没有盲目高兴,他有怀疑:“阮常侍,你说,桓翌难不成就看不出来朕做这些事的目的,他就没有反击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