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风向!”他大吼道。
每一队都在校准风向,他们必须在射程内尽量多的消耗敌人的兵力。
幽州大营不是长期驻扎的营寨,它的防守主要靠壕沟,围墙也不高,所以,这很可能是一场苦战。
林菁没有去守围墙,在中军的唯一好处,便是遇战时,中军是最优被保存的兵力,当箭矢都消耗得差不多,与敌人短兵相接的时候,他们会作为支援出战。
她看着骑着高头大马站在大门后的裴景行,他身后是整装待发的跳荡团,紧跟着是五百人奇兵团。
所谓奇兵,是一支直接听从主将号令的机动部队,也可以算作是救火部队,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支援,虽然不如跳荡团精锐,但也算是骑兵中的佼佼者。
至于她所在的步兵团,则手持各式长柄武器和团牌盾,跟在骑兵后负责掩护,用武器将敌人从马上挑下来,再进行格杀。
直到此刻,林菁终于确认了一点,幽州大营没有配备陌刀。
她低声问潘良:“火长,营里一直都没有陌刀吗?”
潘良叹道:“原先也不过三百来柄,突厥人从幽州撤兵后,都服从调令去别的地方了。”
陌刀是隋朝才出现的兵器,为了对抗骑兵,应运而生。
一柄陌刀足有一人多高,刀柄有长短两种可供调节,最短一尺,最长五尺有余,刀型似剑,双开刃,前锋略宽,兼有刀和枪的功能,又称“斩|马|刀”。因为杀伤力巨大,不允许民间持有,只在战时由仓曹发放。
步兵对骑兵完全没有优势,因为有陌刀的存在,终于改变了炮灰的地位,否则早就从对战骑兵的兵种中剔除出去。
但陌刀在军营中非常稀少。
作为大昭军队标配的横刀已经很昂贵了,一把横刀的价格相当于一个七品官半个月的俸禄,陌刀的造价比横刀还高,大昭建国之初,因为连年征战,打造横刀还来不及,放眼全国,陌刀不过千把,如今也不会太多。
陌刀的使用难度不小,且重达十五斤,需膂力强之人才能挥动,平日还需要演练阵型,她来幽州大营这几日,并不见操练中使用陌刀,心下已经怀疑。
现在么……
算了,也不是不能打,以枪挑刺,横刀破甲,乃是步兵传统。
希望敌人的数量不要超过八千。
就在她想得出神的时候,脚下的大地已经开始为突厥骑兵颤抖了。
茫茫的草原边际,突然浮现出一道黑线。
这条黑线逐渐变得粗壮,有了些许起伏,在阳光下泛出扭曲的光,像是自水汽中蒸腾而起的黑色海浪。
近了,更近了。
以林菁的目力,可以清晰看到冲在前方的重骑兵。
突厥人手持武器,呼啸着从前方的高坡上冲下来,流水般向幽州大营蔓延。
铠甲的摩擦声,马蹄敲击大地的声音,人的嘶吼声。
突厥骑兵冲过来的声音就像是不断轰鸣的滚雷,无所畏惧的样子,是草原上最可怕的噩梦。
“预——备!”角弩团校尉吼道。
第一队弩兵蹶张开弩,对准前方的敌军。
角弩的有效射程是一百五十步。
当一匹战马处于全速冲刺的时候,跑完一百五十步只需要一字之间!
在突厥人将要进入射程的时候,弓兵拉紧弓弦的吱呀声密密麻麻响起,所有人屏息凝视。
只有朱红色的军旗在风中狂舞。
“放!”
若没亲自到过战场,很难想象上百支箭矢同时发射,是怎样壮观的景象。
林菁被震撼到了。
自幽州大营上空腾起一道黑色的光环,鸣镝的声音划过天空,只眨眼间,长箭落如雨下,射进突厥人的阵营中。
对方有人应声落马,但更多的突厥人继续冲锋。
第一列发射完的弩兵后退,将第二列弩兵换到前方射击,而后第三列弩兵再上前,当三列弩兵全部发射完毕,突厥人已经硬吃了三轮弩|箭,两边的距离已经缩短到六十步——这是弓箭的射程了!
重骑兵形成的防线发生了变化,他们放慢了速度。
林菁眼睛都不眨地看着前方,她心道,要来了,突厥骑兵的标志性打法。
果然,重骑兵减缓速度之后,从后方冲出来的,是没有装备铠甲的轻骑兵。
大昭军队作战十分讲究阵型,突厥人没那么花哨,他们只有一种阵型。
突厥骑兵一般分为五横队,两列重骑兵在前,三列轻骑兵在后,战线比较长,喜欢呈包围之势进攻。
重骑兵从人到马都配备有盔甲,在前方负责承担各种伤害,等到行进到了射程范围,三列轻骑兵便越过重骑兵向前推进,开始远程武器进攻,来动摇敌人的防线。
轻骑兵没有任何盔甲防御,因此当两军交接的时候,轻骑兵会从两翼撤退,由重骑兵发起冲锋。
这种阵型简单而有效,以一种强横的硬实力,将大昭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