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2 / 2)

奋斗在初唐 牛凳 2215 字 21天前

……

……

连文四海这种老油条都没办法,郭业知道,这次自己真的麻烦大了。

原来《长安晚报》,对自己和五大士族商战的报道,对于自己生平的介绍。不是为了帮自己扬名,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今天给自己致命一击!

现在,长安城的百姓,文武百官,都对自己和五大士族商战的事情了解的一清二楚。

换句话说,自己现在已经罪证确凿。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何况自己根本就不是王子?

近百万双眼睛在盯着李二陛下,只看他如何处置自己。这种情况下,李二陛下就是再宠爱自己,也不可能再对自己维护了。

恐怕这次,真的是在劫难逃!

……

事实证明,文四海并没有夸大其词,郭业的猜想也距离事实并不遥远。

到了第二天,《长安晚报》上,就对郭业应该被如何定罪,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它把大唐律例上,与此有关的法律条文全部刊出。最终的结论是,秦国公死有余辜,就算李二陛下法外施恩,也得夺去他的一切官职,遣回原籍,永不叙用。

百姓们看了这篇报道,大部分人是……拍手称快!

这倒不是大家和郭业有仇,也不是郭业官声不好。

造成这种状况的真正原因就是——看着往日里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倒霉,实在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事情。

至于官场上,一股弹劾郭业的风潮,正在迅速的刮起。

弹劾郭业的人里面,有些人是受了五大士族所托,有些人是和郭业有仇,还有一部分人,则是趁火打劫。

秦国公郭业违法一事,证据确凿。痛打落水狗的事情谁不愿意做?稳赚不亏呀!

至于帮郭业说话的?也不是没有。比如说郭业的老哥哥尉迟恭,比如说卫国公李靖,比如说未来的宰相接班人马周马元举……等等。

不过,这些人再怎么帮着郭业说话,也改变不了他的困局。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你郭业违法了,自己签名承认了,该怎么处罚,法令条文都定死了。最重要的是,这个案子的详情,已经众人皆知了。

这种情况下,想扭转舆论,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接下来的几天里,郭业的情况迅速恶化。

首先,顺公公偷偷来见他,宣布了李二陛下的口谕——命他主动辞去长安令一职。

对于长安令,郭业当然毫无留恋。要不是这个倒霉职位,自己今日何必如此狼狈?他马上就写了一份奏折,让顺公公转交给李二陛下。

在这份奏折里,郭业不仅请辞了长安令,还请辞了领军卫府大将军一职。

辞去这个职位,当然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领军卫府大将军负责长安城的治安。自己那些产业,主要分布在长安城。不把这个职位辞了,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不过,很快他就发现,辞去这两个职位,并没有让舆论平息。相反地,此举更加助长了那帮御史们的嚣张气焰!要求彻查秦国公的奏章,如同雪片一般飞入了皇宫大内。

这可怎么办?继续退让,怕那些御史言官更加得寸进尺。可是不继续辞官的话,此事又该如何收场?

郭业没发愁多久,就有人帮他做了决断。这个人正是李二陛下。

也不知张亮用了手段,趁着郭业焦头烂额之际,入宫见驾,重新获得了李二陛下的信任,命他官复原职。

这下,郭业真正的职司就只剩下礼部尚书了。再把这个职司辞去,他就只能以不到三十岁的“高龄”,回家养老了。

到了这时候,舆论的攻势总算消停了一些。那些打太平拳的人知道,再继续弹劾郭业,可就和秦国公结了死仇了。

这次把郭业斗倒了又能怎么样?有道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家郭业还年轻呢,足可以再等上个二三十年。

到时候自己的子孙后代,就要为今日之事付出惨重的代价。

至于被五大士族控制的人,以及郭业的仇人。他们暂时把拳头收回来,可不是为了放郭业一马,而是为了下一次打出去,更有力度!

正在这个敏感的时刻,李泉出现在了秦国公府中。

“呵呵,李家主屁股上的伤好的挺快的嘛,这么快就生龙活虎了。实在是可喜可贺之事!”郭业语含讥讽。

李泉道:“多谢秦国公的关心。当日在大街之上,您对在下的教诲,李某人终身不敢或忘。”

“呦呵,莫非李家主还想报复不成?”

“哪里,哪里。秦国公误会了。其实,李某人今日前来,可不是为了向秦国公宣战,而是为了化干戈为玉帛?”

“化干戈为玉帛?”郭业冷笑一声,道:“在下并不觉得,咱们之间还有和解的可能。”

李泉却摇了摇头,道:“秦国公此言差矣。不错,咱们以前是有不少的误会。但是,您好好想想,那么多次冲突里面,都是我们五大士族吃亏,您这边儿不仅毫发无损,还有不少进项啊!有什么放不下的?”

“我的职司现在只剩下了礼部尚书一职,还叫毫发无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