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2 / 2)

奋斗在初唐 牛凳 2326 字 22天前

乃是隋文帝杨坚的兄弟,隋炀帝杨广的叔叔,兴隋九老之一,爵封靠山王。

野史有云,靠山王杨林擅使囚龙棒,乃是隋唐第八条好汉。

当年的靠山王帐下十万金戈铁马,膝下义子号称十三太保,就连当今朝廷钦封的翼国公秦琼秦叔宝都曾是杨林的义子。

当真是呼风唤雨一般的人物。

不过在后来大隋江山分崩离析,各方势力大战之中,靠山王杨林与罗艺之子罗成对战中,死于罗成的回马枪之下。

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如今的图瓦城大将军杨泰,正是靠山王杨林的嫡亲孙子,在太原李氏改朝换代之机,纠结了当年祖父的旧将残兵,一路西逃。

杨泰到了吐蕃边境,隐忍低调经营了十来年,创下了如今阿里土城和图瓦城,还有杨氏马场,好大一份家业。

辛辛苦苦十来年,如今听到竟然被唐军发现了踪迹,还被夺了阿里土城,杨泰焉能不怒?

一番自顾咆哮之后,他渐渐静下心来,最后吐道:“卫穆,华明,两个狗才,死则死矣,本将军一点都不在乎。关键是阿里土城的丢失,本将恨不得活剥了这两个狗才的皮方能泄恨。”

这时,看着杨泰心绪有些平复后,那位角落的老者突然低声说道:“大将军,必须第一时间剿灭阿里土城的唐军,否则消息一旦泄露,引来李唐朝廷的注意,那就大大不妙了。”

杨泰听罢固然点头,是啊,这十来年就跟老鼠一样,永远藏在阴暗角落不敢张扬,无非就是担心李唐朝廷的大军扑灭。

如今自己的实力根本在李唐朝廷的眼中,犹如蝼蚁,根本不足以撼动李唐江山之万一。

唯有,低调与隐忍。

杨泰溘然长叹一声,心中想到,阿里土城之事不能懈怠,必须第一时间剿灭城中的唐军,防止消息外泄。

当即,对着那名老者急声吩咐道:“保叔,赶紧替我草拟信函,我要得到吐蕃的桑巴大头人的帮助!”

老者保叔唔了一声,自顾走到杨泰的书桌前,不紧不慢地开始研磨铺纸……

第230章 为荣誉而战

图瓦城大将军杨泰遗传了祖父靠山王杨林的枭雄秉性,深知当断则断,不断自乱的道理。

当他的老仆保叔草拟完信函,派人蜜蜡封好亲赴吐蕃境内送信之后,他便挥刀斩乱麻,亲率图瓦城四千甲卒出了城。

出城之后,他选择了离阿里土城最近的便道,连夜奔袭。

他必须赶在唐军将自己的消息外泄出去之前,第一时间夺回阿里土城,将城中的唐军逐个清剿干净。

尽管他在行军途中依旧无法得知阿里土城中的情况,不知城中唐军人数几何,守备力量是否强大。

但是他坚信,只要保叔将信送到吐蕃境内的桑巴大头人手中,对方看完信肯定会派出援军,助自己一臂之力夺回阿里土城。

两面夹击,任凭唐军再如何强横,他也丝毫不惧。

出城,奔袭。

第一站,阿里土城外十里处,抢先到达地方,与桑巴大头人的吐蕃奴隶军会合。

策马挥斥行军途中的四千甲卒,杨泰隐约找到了当年祖父靠山王杨林,金戈铁马,挥斥方遒的感觉。

杨氏皇族血脉在体内激荡,祖父靠山王杨林在天上看着,杨泰心中气象万千,澎湃之心呼之欲出。

只见他紧握拳头,心中默念道,我杨泰定不负大隋杨氏列祖列宗的厚望,以恢复故土重铸祖宗太庙为己任,今日牛刀小试,先拿阿里土城的唐军试试刀刃。

默念一番之后,杨泰坐于马上突然将双眼微闭,仰天长啸:“祖父,请保佑我!”

此时,图瓦城大军离阿里土城,还有四十五里之遥。

……

……

阿里土城正门城楼之上,郭业正带着随从士卒童虎巡视着城头之上的防御部署。

城楼上,两千余陇西士卒操刀挽弩,严阵以待,眼神中透着坚韧,显然经过阿里土城一战的洗礼,他们越发朝着百战士卒转变。

除了两千余士卒之外,城楼之上随处可见堆砌成小山状的大石头,滚木,还有一桶桶随时准备加热的菜油。

这些东西是为了防止守城之时,弓矢用尽的情况下,拿来最后抵挡敌军进攻的工具。

郭业看着一桶桶在城中搜刮而来的菜油,不知为何突然想到了吴秀秀。

想当初,自己亲率数百衙役坚守陇西城头,吴秀秀也出了城下泼热油的计策。

不知现在吴秀秀在干什么呢?

想着想着,郭业嘴角没来由地一扬,这女人啊,一旦成了真正的女人,任凭你再清冷孤傲,任凭你再卓尔不群,她骨子里始终是女人,上善若水而做的女人。

当日自己出征在即,临别寄语嘱佳人之时,愣是没想到这个自己一直认为争强好胜的吴秀秀,竟然会哭得一塌糊涂。

不仅哭得梨花带雨,还主动搂住自己的腰间,喃喃情话,依依不舍,诉尽了衷肠。

特别是自己甲胄齐身手扶佩刀,夺门而出的那一瞬间,吴秀秀冲着自己的背影啜泣吟诵的那一段话,郭业那颗佯装坚毅的心都快破碎了。

至今,倩影依稀梦徊萦绕,泣声断肠历历在耳。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