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1 / 2)

大明海寇 寒风拂剑 3621 字 10天前

其实很多时候,有些技术方面的问题,并不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关键是有人想到想不到的问题,一旦想明白了,知道其中的道理,解决起来也就简单多了,所以又了张铁匠这个机械狂人,一些连于孝天都觉得挠头的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多了。

毕竟张铁匠有着深厚的打铁的经验和底蕴,动手能力之强,于孝天是拍马也赶不上,所以在于孝天看来,一些因为材料和加工方面很难解决的问题,到了张铁匠手中之后,居然能被张铁匠想办法解决掉。

另外海狼现在抓在手里面的人才,也不单单只有张铁匠一个人,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收罗,于孝天手中现在高明的木匠、石匠、建筑工匠也着实不少,有了张铁匠来主持这件事,把这些高手都集中起来,原本看起来很难办到的事情,也就渐渐的在集思广益之下,被一道道的攻克。

这也使得这座水力工厂的建设,得以变得不是那么难以逾越了,在年后开始动工之后,这里的工程进展速度,还是相当可观的。

加上现在人力资源也比较充沛,财力更不用说了,有哪些战争红利支撑,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工地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得这里的工程进度,每天都在朝前推进。

一座水坝在无数劳工如同蚂蚁搬家一般的努力工作之下,仅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便被建成,并且开始拦住了河水,水库开始蓄水。

至于工厂的主体建筑方面,更不是什么问题,这里有大量唾手可得的木材,而且还专门起提前建起了一座木材烘干厂和木材加工厂。

另外为了建立这座工厂,海狼还在周边就地取材,建立起了一座大型的砖窑,日夜烧制砖瓦,供应工厂使用。

当然为了建起这座工厂,于孝天也终于开始鼓捣起了水泥来,烧制水泥其实并不难,关键是水泥窑的建设,于孝天想要搞出后世大型的水泥窑,现在还不太可能,只能用土法上马,先建起一座立式的土窑,一切因陋就简,先干起来再说。

至于原料就更简单了,在淡水周边,粘土、石灰石、石膏都可以找到,只需要研磨碎煅烧之后制成熟料,掺上石膏研磨成粉,就可以了。

现在水车的问题好解决,于孝天让铸炮场那边铸造了一些生铁碾辊,取代原来的石磨,专门在水泥窑这边进行原料破碎和最后的研磨。

当然燃料方面是个问题,烧制水泥炉温需要很高,要达到一千四百多度以上才行,使用木炭显然不太够用,所以还是要使用煤作为原料。

但是台湾这个时候没有煤矿,就算是有,暂时也找不到,也开发不出来,只能暂时从陆上购买。

不过对于储备煤炭这件事,于孝天早在一年多钱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大量从福建购入煤炭,用船只运回到淡水城,专门择地堆积储存了起来。

虽然中间因为战争停顿了小半年时间,可是目前他们还是已经储备了相当数量的煤炭,烧制水泥这件事已经不是什么问题。

最大的难度还是在水泥窑的建设上面,因为炉温要求较高,普通的炉温远达不到,必须要想办法提高炉温。

对此幸好他们已经有了经验,在炉前增加了一个预热炉,先把吹入炉中的空气加温,然后再用鼓风机吹入炉中,这么一来,才使得炉温可以达到要求的温度。

对此别人肯定不知道,但是于孝天却还是了解这些事情的,就算是他没吃过猪肉,也大概知道猪怎么跑的,所以摸索着倒是还能解决,只是可以肯定,这种土法上马的做法,肯定出不了好质量的东西,不过他要求暂时也不是很高,只要能烧出水泥就行,质量稍差也可以对付,总比用粘土和石灰做粘合剂要强。

另外干这个没有人有经验,他也不可能亲自去烧水泥,肯定需要培养工人,这也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等工人渐渐摸索出经验之后,以后就可以建造更大型的水泥窑,生产质量更好数量更多的水泥了。

但是理想很丰满,往往现实却很骨感,水泥窑虽然建了起来,随后投料开始生产,但是结果却很不让人满意,烧制出的水泥质量非常差,甚至出现不能凝固的情况,更不要说作为建筑的粘合剂使用了。

最初生产出的水泥,经过于孝天亲自带人试验之后,让于孝天非常无语,这些看上去像是水泥的东西,颗粒粗糙,达不到足够细的程度,凝固慢,甚至不能凝固,就连以前他们用的土水泥都赶不上。

这样的结果让于孝天很是郁闷,他仔细考虑之后,开始带着人寻找问题,后来经过反复烧制了好几窑之后,总算是发现了问题。

一是炉温还不够高,二是配料的配比有问题,于孝天毕竟不是全才,只是多少知道点水泥是怎么烧制的,但是具体的原料配比他却并不记得,只能摸索着来,所以前期烧制出来的这些窑水泥,配比严重不合适,所以质量肯定不行。

当他们连续烧了很多窑之后,终于烧制出了可以凝固的水泥,于孝天赶紧让工匠们记下了配比,将其拿去进行试验,结果发现终于凑合着可以用了。

另外于孝天有让工匠们对水泥窑结构进行了调整改进,提高了炉前吹风的温度,使得水泥窑的产品质量这才算是稍稍可以让人满意了一些。

对此于孝天也没有办法,因为一切新东西,在最初试验性的生产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问题,特别是在他这种半吊子水平的带领下,失败的可能性就更高。

只有通过不断的试验,才能做出需要的产品,早期的浪费是不可避免的。

随着山寨水泥的试验成功之后,水泥窑的产品质量多少算是稳定了下来,开始逐步的出产水泥,并且运到了工地上开始使用。

但是考虑到这样的土水泥窑烧制的产品质量实在是不让人放心,于孝天特别嘱咐,每一窑烧制出来的水泥,都必须要取样进行试验,确保能用之后,才能送往工地使用,否则的话保不准他建造起来的这座工厂,就可能会成为一座豆腐渣工程。

台湾岛每年可是要经受不少次台风的洗礼的,要是建成豆腐渣工程,天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到时候房倒屋塌砸死不少熟练工匠的话,他可就赔大发了!

第二百五十一章 土高炉

就在水泥窑那边还在忙活着折腾的时候,海狼的炼钢的问题也终于被提上了日程,现如今他们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生熟铁,这些生熟铁被各个工厂拿去,铸造或者是打造成个钟器具、火炮、火枪。

其它的东西倒还好说,可是火枪在使用熟铁作为原料生产的时候,却很成问题。

众所周知熟铁硬度较低,而且比较软,以前他们打造滑膛枪的时候,倒是凑合着能用,但是现如今他们开始生产狼牙式步枪之后,却遇上了很严重的问题。

因为熟铁太软,就算是反复的打制,枪膛内壁的硬度还是不够,虽然拉膛线会比较容易,可是拉制出来的膛线,却并不耐磨。

这样的结果,就是严重的影响到了狼牙步枪的质量,特别是枪管的寿命,比起滑膛枪的枪管寿命缩短了很多。

海狼生产出来的滑膛枪好歹可以承受二三百颗,甚至五六百颗铳弹发射,但是狼牙步枪的枪管,却往往只有百十颗甚至几十颗的寿命。

因为米涅弹在枪膛之中,会紧贴着膛壁,镶入膛线之中,才能在出膛的时候旋转,并且起到气密的作用,所以对枪膛内的膛线磨损很大。

而采用熟铁作为原料生产出来的枪管,拉制出的膛线根本经受不住太多的发射,膛线便会越磨越浅,以至于新枪在发射几十颗子弹之后,膛线就因为磨损太严重,使得枪支精度大副降低,射程和威力也出现大幅降低。

对此以前于孝天只能让枪作那边大批量生产枪管,来更换磨秃了膛线的枪管,结果是大大影响了狼牙步枪的产量,往往生产出一支狼牙步枪,就要配备三根备用的枪管,回收的枪管虽然还能再拉制一次膛线使用,可是也仅此而已,如果第二次被磨秃之后,便只能回炉再造了。

这对于人力物力的浪费程度,是不可想象的,甚至出现过一场激战下来,一个连的狼牙步枪枪管大部分都被磨秃的情况,需要整体更换备用枪管。

这如果是在大规模高强度战争的情况下,是根本让人无法接受的,带来的副作用当然是整体换装线膛步枪的速度被大大延迟,以至于一年下来,海狼依旧无法用狼牙步枪,取代原来全部的南日式步枪,大大限制了狼牙步枪的装备数量。

对此于孝天实在是忍无可忍,只能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他就必须要弄出钢才行,哪怕是低碳钢也要比眼下使用熟铁强得多,起码可以把枪管寿命成倍提高。

如果说想要获得钢的话,古代倒是也有一些办法,比如中国人最早发明的炒钢法和灌钢法也可以获得钢,另外依靠人力千锤百炼,同样也可以获得一些质地相当不错的钢,可以打造出十分精致的刀剑。

可是这些办法如果用到大量生产枪管和枪支方面,却并不现实,因为这些方法获取的钢材,对于人力消耗太大太大,海狼就算是现在已经壮大成了庞然大物,也不可能依靠这些方法获得大量的钢材,来生产枪管用。

所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于孝天就必须要想办法批量生产出钢材,想要大量获取钢材,就要改变炼钢方法,采用比较现代的炼钢法才行。

可是现代用的炼钢法,基本上都是转炉炼钢,个别是比较老的平炉炼钢法,对于建造这样的炼钢炉,于孝天抓破脑袋,也没有想出办法。

因为他毕竟不是学的金属冶炼专业,想要仅凭他记忆中一些有关炼钢的技术,就建造起现代炼钢用的平炉或者转炉,凭着他的本事,根本就不可能。